
贝尔佐纳陶瓷金属(R,S)使用说明
贝尔佐纳陶瓷金属具有同时耐磨蚀和腐蚀的特点,据介绍它是在鼓风炉和电炉内,在超高温下把钢和硅雾化,然后立即冷
却至结晶点以下而形成极微小颗粒。它具有一以硅/铜合金的硬芯,其外包裹着金属化玻璃.这种新的微粒既有金属的特点,十分
坚硬和有韧性。又有优良的耐酸类腐蚀的性能。此外,这种微粒能与高聚构物活性分子相互结合,发展成巨大的分子链,同时
也能与基本分子形成牢固的连接,称为“分子焊接”。
陶瓷金属具有磁性,但不导电,因此不会发生因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化学腐蚀,使它成为优良的耐腐蚀材料.
陶瓷金属主要用于同时受腐蚀和磨蚀的场合,例如 换热器花板、泵叶轮、泵壳、轴瓦、搪玻璃设备等。
陶瓷金属最高使用温度为230℃。
一、主要产品分二种:
①R-金属(R-Metal),糊状双组份材料,基料为灰色,固化剂为粉红色,其体积比为基料:固化剂=3:1,
主要用于修复尺寸和填补坑面用。具有“无坍落”特点,在朝天面和垂直面上应用效果特别明显。
②S-金属(S-Metal),双组份材料,基料为涂料状,有兰色和灰色两种,固化剂是紫黑色液体。其体积比
为基料:固化剂=4;1主要用于面磨,涂刷在R-金属表面,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流平性很好,表面光滑,最薄厚度为0.5毫米。
1.R和S金属的适用范围
R金属与金属表面粘结性能好,一般用于底层,S金属流平性能好,表面光洁,阻力小一般用于表层,两种金属都有较好的机械
性能和较好的耐蚀性能,并可磨削加工(不能车削)所以适合于以下场合的修复:
①各种机械设备零部件的修复,如柱塞,轴,轴承箱等;
②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管道的修复;
③发电机壳体及油箱的修复;
④换热器管板,板阀、桨叶的修复;
⑤搪玻璃设备的修复。
二、贝尔佐纳R金属的使用方法:(主要用于修复被磨蚀/腐蚀损坏的部件)
1、表面处理:将修补面用砂轮机等进行打磨,清除氧化层及搪玻璃松层,并用清洗剂仔细清洗,表面处理对修补效果至关重要,要做到:
清洗,干燥,毛糙。
2、配料:将基料与固化剂全部倒出在工作板上,充分混合以至成均匀的深灰色胶料。
注:在低温下混合:在低于5℃时,为使混合容易,可将基料与固化剂各自加热至20-25℃后再进行混合.
使用时间:从混合开始贝尔佐纳陶瓷R-金属必须在下述时间内用完:
温度℃ | 5℃ | 15℃ | 25℃ |
使用时间(分) | 35 | 25 | 15 |
混合比率:
如需量少时,请按下述比配料: 3份(基料):1份(固化剂)——体积比 5份(基料):1份(固化剂)——重量比
单位重量体积:混合后的陶瓷R-金属每公斤体积413cm³
3、贝尔佐纳陶瓷R-金属操作注意事项:
1)为获得满意效果,下述条件下不能施工
①温度低于5℃或相对湿度大于90% ②雨天,雪天,大雾天 ③金属表面潮湿或冷凝导致表面潮湿
2)操作步骤:
①用刮刀直接将R-金属敷予被修复的表面。
②在需修复后的表面上用力并朝排气有利的方向密实的压入修补剂,以便赶出气泡,确保修补剂与金属完全接触。
③用刮刀将R-金属刮成所需外所有混合和施工的工具在施工完毕后应立即用N.F清洗剂或丙酮清洗干净
4、固化时间:在下述条件下陶瓷R-金属固化时间如下:
施工时间 (小时) | 可机械加工 所需时间(分) | 可负载所需时间 | 可浸泡在化学介质 中所需时间(天) | ||
5℃ | 4 | 6 | 4天 | 5天 | |
10℃ | 3 | 4 | 2天 | 4天 | |
15℃ | 2.25 | 3 | 1.5天 | 3天 | |
20℃ | 1.75 | 2 | 1天 | 2天 | |
25℃ | 1 | 1.5 | 20小时 | 1.5天 | |
30℃ | 3/4 | 1 | 16小时 | 1天 |
上述条件在厚度约为0.6cm下进行,厚度增加,时间缩短,度减薄,时间增长。
5、固化后的陶瓷R-金属的机械加工:陶瓷R-金属的固化后进行切削加工是很困难的在上述固化时间第二栏的条件下,
尽快的进行磨削加工是可行的
6、陶瓷R-金属的多层施工:
当第一层施工完毕和第一层还处于软的状态(20℃小于2小时)应尽快进行第二层施工。
如果超过了上述时间,表面必须打毛。——在下道施工贝尔佐纳陶瓷金属之前进行打磨货去毛刺喷砂处理。
三、贝尔佐纳陶瓷S-金属使用方法:(主要用于金属表面腐蚀/腐蚀的表面涂层)
1、在已有的R-金属上操作
①在气温15-25℃时,在陶瓷R-金属层施工后2小时内进行涂敷,可不需任何表面处理。
②如果超过了上述时间,表面必须打毛,采用喷砂更好,然后再进行贝尔佐纳陶瓷S-金属施工.
2、配料
将小瓶内固化剂全部倒入基料罐内,充分混合至色调均匀。
注:在低于5℃时,为使混合方便,可将基料与固化剂各自加热至20-25℃后再进行混合.
当陶瓷S-金属在下述温度混合后,必须在下述的时间内用完.
温度℃ | 5℃ | 15℃ | 25℃ |
使用时间(小时) | 2 | 1 | 0.5 |
混合比例:
如需量少时,请按下述比配料:
4份(基料):1份固化剂——(体积比) 10份(基料):1份固化剂——(重量比)
单位重量的体积:陶瓷S-金属混合后的单位重量体积是420cm³
3、贝尔佐纳陶瓷S-金属施工操作:
1)为了获得最佳效果,下述条件下不能施工:
①温度低于5℃或相对湿度大于90%
②雨天,雪天,大雾天
③金属表面潮湿或冷凝导致表面潮湿
2)表面涂刷:
①用毛刷或塑料刮刀直接将S-金属涂刷于被处理好的金属表面。涂刷厚度在10-15密耳(0.025厘米-0.0375厘米)时,每公斤可涂1平方米
②当第一层施工完毕后应尽快进行第二层施工,可按上述①方法,第二层施工时间在第一层施工完毕后不超过6小时的时间内。
当第一层施工后已超过6小时,必须在第一层表面打毛后方能进行第二次施工。可采用喷砂和打磨的方法。
注:颜色;陶瓷S-金属有两种颜色——兰色和灰色,这是便于施工,以免漏涂。
4.固化时间:在下述温度条件下,陶瓷S-金属固化的时间如下:
施工时间 (小时) | 可机械加工时间 (分) | 可负载和可浸泡水中所需时间 | 可接触化学介质 所需时间(天) | |
5℃ | 12 | 18 | 7天 | 10天 |
10℃ | 8 | 12 | 3天 | 5天 |
15℃ | 5.5 | 9 | 2天 | 3天 |
20℃ | 4 | 6 | 1.5天 | 2天 |
25℃ | 3.5 | 4.5 | 24小时 | 1.5天 |
30℃ | 2 | 3 | 18小时 | 1天 |
5、陶瓷金属系统的最后固化:
当时间紧迫,机械设备需急用,可采用安装加热,最后的固化时间可缩短至24小时,可以通过拷打的声音来作为最后的检查,固化后的
陶瓷金属材料应与部分固化或未固化有声音上的区别,如果固化不足,为安全起见,可延长固化时间。
如果您购买了1391高温金属,请只参照《贝尔佐纳陶瓷金属使用说明书》中的“贝尔佐纳陶瓷R-金属使用方法”部分。其余请参照本使用说明操作。
贝尔佐纳1391高温金属使用说明
一、 表面处理
涂上R金属后两个小时之内,表面不需处理;超过2小时,请在R金属表面打毛,然后再涂上1391高温金属。
二、 混合
1. 将塑盒小瓶内的高温金属基料和固化剂按比例倒在塑板上,反复充分搅拌至颜色均匀。
2. 比例:
体积比 :5份基料:1份固化剂
重量比: 11.5克基料:1克固化剂
3. 施工时气温应高于18℃
4. 从混合开始,必须在下表所列时间内用完
气温 | 18℃ | 24℃ | 30℃ | 40℃ |
用完时间限制 | 60分钟 | 30分钟 | 20分钟 | 10分钟 |
三、 施工
1. R金属表面必须清洁、毛糙、无油污。
2. 用刮刀均匀地将混合好的高温金属涂在R金属表面。使用温度低于100℃时,涂层厚度为600-750微米,使用温度100-130℃时,涂层厚度为800-1000微米。可作二层操作。
3. 检查施工后的表面,有无漏涂或涂层厚薄不均情况,一旦发现,应立即补涂。
4. 第一层涂毕固化至少16小时,可涂第二层,其厚度只要300-375微米。
5. 清洗工具时可用丙酮或酒精等溶剂立即清洗刀、片以备下次使用。
四、 固化时间、分子反应的完成
条件 | 18℃ | 24℃ | 30℃ | 40℃ |
无负荷或浸泡的操作使用 | 5.5小时 | 3.5小时 | 2小时1. | 1.5小时 |
机加工或轻负荷 | 9小时 | 4.5小时 | 3小时 | 2小时 |
满机械负荷或冷水浸泡 | 4天 | 2.5天 | 2天 | 1.5天 |
热水浸泡或接触化学品 | 7天 | 4天 | 3天 | 2天 |
五、 加热固化以达到最佳耐温性
在搪玻璃设备涂层完毕投入使用之前,可先使涂层在常温下固化24小时(气温必须在18℃以上),然后在100℃的条件下强制固化2至24小时。任何需要与高温、化学腐蚀品接触的表面均需采用此工艺。如安放空气加热器、夹套内通蒸汽等。因为高温金属在常温下固化的耐温性能良好,但提高固化温度可明显增加耐温性和耐腐蚀性。
◆ 贝尔佐纳1391高温金属技术说明 Belzona1391
产品说明 物理/机械性能
双组分高温涂层系统,适合温度达到130℃的 □耐磨
水和高压蒸汽,对高温情况有极好的耐磨蚀/ 用装H10磨轮并1kg负荷的Taber轮湿态下测
腐蚀性。 试,其典型值为:
常温固化 | 50mm³失重/千转 | |
加热固化 | 39mm³失重/千转 |
应用范围
冷凝水提取泵、冷凝水回流罐、蒸发器、换热
器隔板、油气和油/水分离器、蒸煮器、洗涤
器、加热器、蒸馏器和搪瓷釜等。 □粘合力(拉伸剪切):
常温固化 | 加热固化 | ||
低碳钢 | 225kg/㎝² | 253kg/㎝² | |
不锈钢 | 197kg/㎝² | 190kg/㎝² | |
铜 | 155kg/㎝² | 162kg/㎝² | |
铝 | 112kg/㎝² | 126kg/㎝² |
技术参数
基料
外观 | 糊状 |
颜色 | 灰 |
密度 | 2.48-2.68g/㎝³ |
固化剂
外观 | 液体 |
颜色 | 蓝或紫 |
密度 | 0.99-1.03g/㎝³ |
□耐气蚀
用静态样品,频率20khz,振幅50微米,覆盖体
常温固化 | 3.3mmm³ |
加热固化 | 3.0mmm³ |
积失重为: 混合特性
重量混合比
基料:固化剂 | 11.5:1 |
体积混合比 □耐化学性:
一旦完全固化,本材料对大部分化学品耐化学
基料:固化剂 | 5:1 |
混合后形态 | 液体 |
抗下陷性 | 625微米时为0 |
混合密度 | 6.24-4.41 g/㎝³ |
□ 性极好。
□ □抗压强度
常温固化 | 802 kg/㎝² |
加热固化 | 1013kg/㎝² |
□
□
使用限制: □抗弯强度:598 kg/㎝²
温度低于18℃时不能使用 硬度:
□ 储存期: 肖氏D硬度
常温固化 | 84 |
加热固化 | 87 |
0℃-25℃可长期存放
□ 操作时限:
根据温度变化。25℃时混合好的料可使用时间 高温下测试,材料加热固化后的肖氏D硬度
为35分钟。
100℃ | 87 |
140℃ | 8785 |
180℃ | 82 |
200℃ | 78 |
□ 覆盖率:
使用温度为100℃时,涂层厚度应为600-750
微米,实际覆盖率为每公斤0.5平方米;使用
温度100-130℃时,涂层厚度应为800-1000微
米,实际覆盖率为每公斤0.33平方米; □耐温:
□ 体积: 耐130℃高温的水和高压蒸汽。100℃以上建议
混合后为每公斤431㎝³ 涂层厚度800-1000微米。干态下耐温200℃。
□ 固化时间: □冲击强度:
常温固化 | 46J/m |
加热固化 | 61J/m |
材料施工后固化时间参照下表:
条件 | 18℃ | 24℃ | 30℃ | 40℃ |
无负荷或浸泡的操作使用 | 5.5小时 | 3.5小时 | 2小时1. | 1.5小时 |
机加工或轻负荷 | 9小时 | 4.5小时 | 3小时 | 2小时 |
满机械负荷或冷水浸泡 | 4天 | 2.5天 | 2天 | 1.5天 |
热水浸泡或接触化学品 | 7天 | 4天 | 3天 | 2天 |